最高人民法院22日发布《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规划(2021-2025年)》,明确了“十四五”时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重点工作举措。提出加强商业标志保护。某些商标权人注册了大量、甚至是海量的商标,但显然这些商标权人并不会使用(或者说真实使用)其中的一个商标。这些注册行为都带有投机性,其目的在于有朝一日能够将商标”卖出“从而获利。恶意囤积商标,严重违背诚实信用原则,扰乱的是市场秩序,破坏的是公平正义。
接下来,知小二为您介绍关于商标恶意囤积相关方面的知识!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从中国商标网查询可见,黄某一共申请了776件商标,在如今大企业动辄一连串申请几百个商标的现状下,这700多个商标着实并不算多,然而对于自然人来说,国知局认为累计申请和注册数量较多!
仔细看上述申请商标,几乎每个商标都不同,没有特定的含义,没有蹭名大品牌、傍名牌的迹象,那么,怎么就涉嫌恶意囤积商标了呢?对此,国知局又给予了佐证!“累计转让较多、受让人分散”。
因此,此次不予核准转让,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充分的查证,给予了确凿的理由!
恶意注册一般分成两类:
一类:是我们通常所说的“傍名牌”性质的,把别人已经出名的商标,在不相类似的商品或者服务上注册,或者把国际上一些有一定知名度的商标,拿来在国内注册。
另一类:是自己注册很多商标,但并不是为了自己的使用,而是把商标用来叫卖、转让给别人,谋取利益,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囤积注册商标。
温馨提示
以后的商标审查只会越来越严格!申请商标要趁早,而且不要动歪心思,应当以实际使用、业务拓展、保护为基础准则进行商标布局!需要从企业自身的定位及发展战略入手,由专业的代理人进行分析并整理出对应的商标策略。只有尽早申请商标注册,做好商标布局,才能令自身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。北京国韬智软拥有专业的知识产权服务团队,为您提供从申请到诉讼一站式服务。